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七版)》(國衛(wèi)辦醫(yī)函[2020]184號)表明:鑒別診斷,尤其是通過多重PCR核酸檢測,在新冠肺炎診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:【鐘南山:兩個問題不解決,武漢人傳人問題不會停止】2月18日,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,鐘南山說,武漢真正停止人傳人還是進行時?!芭R床上如何把正常(人群)和病人分開這是一,如何把新冠病人和流感病人分開這是二”,這兩個問題非常迫切,這兩個問題不解決,武漢人傳人問題不會停止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原北京同仁醫(yī)院院長韓德民院士,在2月16日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現在是各種流感病毒的發(fā)病季節(jié),將需要注意如何各種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分隔開來,防止交叉感染,重復得病。韓院士也希望新的核酸檢測技術能盡快在一線用起來,可以用于篩查病毒,區(qū)分流感和新冠。
文章報道:3月5日,一篇題為《武漢地區(qū)8274例受檢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及合并感染結果分析》發(fā)表于《中華檢驗醫(yī)學雜志》。該研究發(fā)現,在316例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患者中,存在其他呼吸道病原合并感染者占5.77%,這些合并感染的病原體有普通型冠狀病毒、甲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[1]。
作者提出建議,臨床診斷手段需要改進,應重視除新冠病毒外的呼吸道病原體篩查。在收診新冠患者或疑似患者過程中,需要評估其他感染的可能性,以便臨床分類、隔離和治療。鑒于交叉感染的巨大隱患,通訊作者李艷主任認為臨床上需要廣譜、迅速、準確的呼吸道病原體檢測平臺來識別病原體,以幫助判斷病情,同時避免盲目用藥,需要一種能夠同時快速篩選盡可能多的病原體的篩查手段。文章報道:2月13日,武漢協(xié)和醫(yī)院張勁農教授等在《柳葉刀-呼吸病學》在線發(fā)表《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?。–OVID-19)發(fā)熱門診治療和分流策略》。文中強調需要與其他病毒性肺炎鑒別診斷,包括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。發(fā)熱患者(溫度≥37.3℃)首先應同時進行胸部CT和呼吸道病毒檢測[2]。

文章報道:《中華預防醫(yī)學雜志》在線發(fā)表廣州市公共衛(wèi)生專家的論文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同時警惕季節(jié)性流感的疊加效應》,引發(fā)廣泛關注。論文認為,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走向極有可能和今年的流感流行季重疊。如何更加準確的區(qū)分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尤為重要[3]。

檢測的對象可包括但不限于:甲型流感病毒、乙型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人偏肺病毒、腺病毒、呼吸道感染腸道病毒(腸道病毒/鼻病毒)、冠狀病毒等。
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發(fā)生產的“13種呼吸道病原體多重檢測試劑盒(PCR毛細電泳片段分析法,國械注準20183400518)”,檢測病原種類包含:1)國家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發(fā)布的《呼吸道病毒多重核酸檢測試劑技術審查指導原則》建議的八種常見呼吸道病毒;2)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七版)》鑒別診斷強調的病毒和肺炎支原體;它是唯一滿足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七版)》鑒別診斷要求且具有NMPA注冊證的多重PCR核酸檢測試劑,可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提供全面、高質量的病原體檢查結果,有利于疫情的防控和臨床診治。
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(HGT),成立于2011年8月,主營核酸(基因)分析、分子診斷類產品的研發(fā)、生產、銷售及應用服務。秉承“讓社會更安全·讓生活更健康”的理念,依托獨具優(yōu)勢的新一代片段分析方法(Advanced Fragment Analysis,AFA),致力于自主研發(fā)和生產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核酸分子檢測產品,為個體識別、親緣鑒定、感染性病原體檢測和個體化用藥指導提供卓越的分子檢測方案。郵箱地址:contact@healthgenetech.com參考文獻:
1.汪明等.武漢地區(qū)8274例受檢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及合并感染結果分析.中華檢驗醫(yī)學雜志.2020.doi:10.3760/cma.j.cn114452-20200222-00106
2.Zhang JN,et al.Therapeutic and triage strategies for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in fever clinics.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.2020.doi.org/10.1016/S2213-2600(20)30071-0
3.李鋼鐵,王鳴.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同時警惕季節(jié)性流感的疊加效應. 中華預防醫(yī)學雜志.2020.doi:10.3760/cma.j.issn.0253-9624.2020.04.001